數 位 暗 房 - 美 麗 的 北 埔 |
◆ 美麗的北埔
1985/6/27 聯合報、中國時報同日報導「北埔•阮義忠攝影集」出版的消息,便到金石堂買一本。
這一張大林村的拱橋,橋上一人、橋下四孔,照片裡面除了和諧平靜,還有北埔人的童年歡樂。
2006/11/12 又經此處,好好的一座拱橋成了這副模樣,橋跟人一樣會老嗎?終有別期嗎?
陽光穿過橋孔,三代北埔人一起向這一座風中之燭的老橋行注目禮 - 再會了,大林村拱橋。
告別拱橋,沿田間小路走向南埔村。
北埔除了老街所在的北埔村、南興村,其餘大林村、南埔村、埔尾村、水磜村、大湖村、南坑村、外坪村均具山景田園之美。只不過遊客們在北埔老街走走逛逛,時間充裕的可能會上秀鑾山,時間不夠的填飽肚皮走人,無怪乎有人說:「北埔?兩個鐘頭就逛完了!」
走北埔、逛北埔,導遊應該不會忘記介紹照片中的鵝公髻山。 鵝公髻山是北埔龍脈太祖山,請用滑鼠點一下,連結最新版本的【線上北埔遊】......
有導遊這麼說: 「北埔先民來此拓墾,形成了特殊的聚落文化......」 「北埔先民初到北埔,與原住民血戰,甲午戰後北埔發生兩次抗日事件......」 「北埔民風強悍,各位等會遊覽北埔聚落千萬不要指指點點、講話不要太大聲,免得他們生氣......」 導遊叫大家講話不要太大聲,自己卻拿著大聲公,這樣的導遊應該回家閉門思過。
有導遊這麼說:「二次大戰期間,北埔人上山躲避空襲,空襲過後,山下的北埔人施放天燈通知山上的人下山,這是『北埔天燈』的由來。」 挖哩勒!山下的人知道飛機走了,山上的人能不知道?須要別人通知?北埔哪時放過天燈?
好加在多數導遊是有做功課的,週休回北埔東聽聽、西聽聽,聽了不少。
北埔與台灣的許多地方相同,早期是原住民居住地,之後漢族遷入,之後清廷甲午戰敗接受日本統治,之後日本戰敗接受國民黨政府統治...... 一百多年來,北埔與鄰近的竹東、峨眉、寶山往來密切,哪來「形成特殊聚落文化」的條件?
這幾張「美麗的北埔」是第一次製作【線上北埔遊】時,使用影像軟體處理的北埔。
這幾年北埔遊客多、攤商多,許多人覺得北埔不再美麗。 人多的地方不容易美麗,如果早一點出門,比一般遊客先來到,北埔應該還是美麗的。 |